3月底开始,东北化肥开启抛货模式,普遍反映复合肥原料转变为买家定价模式,只要有人要,价格不是问题;复合肥已经跌到了淡储开始时收款的价格,跌幅高达300元/吨以上。笔者敢于断定,东北复合肥价格仍有大幅下跌的空间,再跌个300、500元/吨不是问题,剩货的经销商、复合肥企业和原料供应商亏损惨重,东北化肥为什么突然开启“踩踏”模式?
一直关注笔者公众号:化肥市场千里眼的读者对此不会陌生,这里做简单回顾和分析:
一、库存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化肥价格从去年8月中旬开始筑底反弹,并持续到3月中旬。之所以价格坚挺能持续这么长时间,用排除法寻找答案:既不是因为出口,也不是因为供应量大幅下降,更不是因为需求大幅增长,剩下的只有国家淡季化肥商业储备造成的供需错配、农民购肥提前和区域错配这三个原因,而这一切都主要发生在东北等仅一季作物地区。
东北等市场从去年8月份开始入市,农民也提前购买,支撑了整个淡季化肥价格处于高位,但已经严重透支了需求。到了3月底,东北基本全面进入扫尾阶段,这比往年整整提前了近一个月。在需求严重透支的情况下,复合肥企业、经销商、原料供应商和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仍在按到4月底的方式配置资源,造成库存高企,这是发生“踩踏”的最重要原因。
二、信心崩溃
东北一年只有一季,一旦剩货,需要等到明年才能销售。在化肥价格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相信没有企业敢把化肥留到明年销售。随着时间的推移,留给化肥各环节出货的时间越来越短,最终造成心态的崩溃,这是发生“踩踏”的原因之二。
三、剩余的需求会推迟
虽然东北农民购肥是否已经结束暂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化肥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即使仍有部分农民没有购肥,也不会急,必然会等到种地时才会买。这部分需求的推迟进一步造成市场信心的崩溃,是发生“踩踏”的原因之三。
笔者多次发布预警,希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被很多人嘲笑,认为让他们失去了挣钱的机会,但事实证明,笔者的判断是正确的。这种情况很类似传销:进入传销链条,一开始都会赚钱,但说不定哪天链条就断了,在链条中还没出来的人,注定血本无归。笔者之前无法判定链条何时断裂,但敢肯定链条一定会断裂,这是笔者一再提示风险的原因。
东北化肥市场发生了“踩踏”,相信新疆也一定会紧随其后。 这种“踩踏”会对全国化肥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尿素对内地的冲击
东北复合肥企业全面停产,这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以上,必然会改变尿素的流向:以东北为主要市场的内蒙等地尿素生产企业只能彻底转变流向,迅速增加对内地的供应,加快内地价格的下跌。
二、复合肥对二铵形成替代,造成二铵可能剩货
复合肥大幅降价,必然形成对二铵的性价比优势,从而部分替代二铵,造成二铵剩货,回流内地(去年秋季,二铵对复合肥形成替代,今年东北反之)。
三、对内地复合肥原料的冲击
东北的复合肥原料剩货首先是立足于本地消化,一旦消化不畅,很可能会流向内地,从而冲击内地复合肥原料市场。
四、复合肥对内地的冲击
复合肥流动性差,因此东北复合肥首先体现的是“内耗”,立足于本地消化,但价格已经同内地严重倒挂,只要本地消化不掉,大概率会以更低的价格冲击内地市场。
东北是全国上半年化肥市场的“引擎”,毫无疑问,东北市场已经开启只出不进的模式,“引擎”提前熄火,对全国化肥市场的影响一定会越来越明显,在此,也提醒广大的内地经销商和复合肥企业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