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医学领域如浩瀚的海洋,值得自己穷尽一生来探索发现。”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病区主任王雪峰的心中,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勇于走前人走过的路,还要探索未知世界,不断坚持科研创新,攻克难关,为患者解除病痛。
空鼻综合征(ENS)是下鼻甲过度外科干预后导致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正常的鼻腔有过滤空气中灰尘、将吸进鼻腔的空气加温和湿润等作用,但空鼻症患者由于鼻腔粘膜受到损伤,功能下降,鼻腔宽敞呈“筒状”,使患者的每一次呼吸都直接进入肺部,造成鼻腔干燥、肺部难受、鼻腔过通气,或者出现矛盾性鼻堵塞、精神不振、难以入眠、心悸气短、消化功能障碍、干眼症等症状,甚至出现偏执、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早期由于对空鼻症认识不全,不能及时发现器质性病变,患者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医治。
经过调研,王雪峰发现,由于不当的鼻部整容等原因,国内有很多空鼻症患者,但目前国内对空鼻症的认识非常有限,只有较少医院可以进行缓解空鼻症的手术,而且有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空鼻症的患者非常痛苦,他们很多人因为长期的睡眠问题变得精神异常,甚至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王雪峰潜心研究空鼻症治疗。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医疗实践,他摸索出了一套针对不同患者治疗空鼻症的治疗方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他建立的患者群内,有来自国内各地千余名患者。
王雪峰为每一位患者精心设计手术方案,通过手术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他还积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精神压力。经过他治疗的患者,很多都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开启了正常的生活。
王雪峰还积极利用全国学术会议的机会,向耳鼻喉科同仁介绍空鼻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他呼吁同行们预防在前、谨慎手术,避免手术损伤鼻腔造成的空鼻症。“看到一个个空鼻症患者重返工作岗位,走向正常生活,这是我最大的欣慰。”王雪峰说。
从医33年,王雪峰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的初心始终不变。
一位既往气管插管的患者,因为声门下气管肉芽组织生长导致气管瘢痕狭窄,在其他医院经过了多次手术仍然无法解决,非常痛苦。来到锦州医大一院后,王雪峰细致查看病情,为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手术,患者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在王雪峰的记忆中,还有一位患者令他印象深刻。这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牙源性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伴有心脏病、糖尿病。这样的患者一般死亡率达80%以上。王雪峰为患者做大手术1次,又做了6次切开引流、穿刺等治疗,每天为患者换药两次。经过62天的治疗,他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走过半生,王雪峰实现了少年时期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理想。正如王雪峰所说:“作为医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急危重症患者积极救治,要有担当。作为一名医生,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责任。”